I know I have nowhere to go in this world,It's just who are you to judge my soul.

Fear less,Hope more,Dream bigger

关于网感

发布于 # 随笔

先总结自己的所谓偏见,哪些人是不可能有「网感」的。

核心其实「传播」,而「人」是一切传播的核心。所以理解人,或者尝试理解人性的复杂和多元是「网感」的关键。

在上一個世代,传播是内容从业者的专属能力或者说是权利,这些人大多数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,出生在小镇、求学在城市、工作在北上广深。这种相对更加丰富的经历,让他们见过这片土地上不同阶层、不同地域、不同文化水平的人,见得多了,见识就变得多元而复杂,再加上心思细腻、勤于思考,大概率是一个「网感」很好的人。

而抖音和快手的出现,则改变了整个媒介形态,一方面降低了大家表达的门槛,一方面让大家看到了世界更多元复杂的一面。

所以想培养「网感」,多刷短视频是个很好的方法,前提是,用不同的手机,刷不同喜好的内容。但是,这也只是流于表面的“术”而已。理解人性的多元与复杂,更本质的是一层层往下追问自己「为什么」:

为什么 ta 选择开门见山讲事情,而另一个人却选择循循善诱式讲述;

为什么 ta 在每一段表达时,要用不同的音调,不同的音效,不同的背景音乐;

为什么“我”觉得不好的内容点赞竟然这么高;

为什么视频里的高赞评论会这么看待一件事情?

为什么别人表达观点的时候,我第一时间想的不是对方的话正确与否,而想立马反击回去?等等等等。

可能我看来思考本身或者说思考的过程才是根本所在,揣摩作为一个人本身,对一些事情的看法。

有时候,碰到自身难以理解的事情,那就试着从亲历者的角度出发,找描述相关经历的文章、视频及其他资料,借此揣摩他人的痛点在哪。

如果还做不到,那就继续多看,多想,并且试着去表达,去总结。多思考至少是不会有太多错误的。